|
|
 |
|
胶印印刷痕迹变浅的原因解析 |
发布者:铝箔包装 发布时间:2012-8-28 15:47:27 阅读:774次 【字体:大 中 小】 |
在胶印进程中,纸张、油墨和润版液之间相互效果发生变数,正如同机器部件和印刷资料相同,这些变数不只影响胶印进程,而且也影响印刷质量。因而,必须不断调查剖析,才能使印刷进程正常进行。本文就印刷进程印迹变浅要素进行剖析。
橡皮布上纸张和油墨残留物的堆积
在胶印进程中,构成印迹变浅的缘由许多,但首要缘由是橡皮布上纸张和油墨残留物的堆积。普通讲,洗后的橡皮布大约在开端印刷至1500张今后就会发生堆积表象,其堆积效应首要受以下几方面影响。
1.油墨的黏滞性对堆积的影响
油墨的黏滞性分干黏滞性和湿黏滞性,干黏滞性可理解为油墨中不含润版液成分时所体现的黏滞性;湿黏滞性可理解为印刷进程中油墨含润版液后所体现的黏滞性。黏滞性在批量印刷进程中是有改变的,当油墨黏滞性低于纸版掉毛极限时,在整个印刷中印迹既不满也不崭,不简单发生纸毛堆积表象;当油墨的黏滞性高于纸张掉毛极限时,印迹在印刷进程中会越来越崭。由于油墨的黏滞性高,许多小纸毛从纸张外表被拔下来,促进纸毛堆积在橡皮布上。别的,纸张外表有少量松懈的小颗粒(纸粉),小颗粒也很简单脱离纸张被黏附在橡皮布的着墨局部,构成堆积。
在印刷开端时,也就是洗完橡皮布不久,正常的润版液量状况下,图文局部(网点、线条、实地)油墨量被100%转移到纸上。而当印刷至1500张之后或在润滑液不正常状况下,橡皮布上的墨迹回会发生堆积表象,经过高倍显微照片调查更明显。转移到纸上的网点,其直径受损,而且网点中心呈现无墨的小白点,因而,网点显得浅淡,这标明转移到纸上的油墨量削减。若是不勤洗橡皮布或对润版液量、墨量进行正确调整,橡皮布上堆积的纸毛、纸粉和油墨残留物会越来越多,印迹将会持续变浅,印在纸上网点中心无墨的局部还要进一步扩大,其间对网目调印品变浅趋势更明显。
2.润版液量对堆积表象的影响
(1) 润版液量对油墨黏滞性的影响
从上述可知,油墨黏滞性分干黏滞性和湿黏滞性两种。湿黏滞性比干黏滞性低,由于水分下降了油墨的黏滞性。由此可知,润版液量对油墨的黏滞性有直接影响,即对堆积表象有直接影响。普通状况下,油墨的黏滞性跟着润版液量的添加而下降,可是受油墨品种、机型和墨辊的温度等许多要素的影响,也有其他试验状况标明,油墨的湿黏滞性跟着润版液量的添加而不必定总是下降。因而咱们必须注重调查和调整。
(2)润版液量除对堆积在橡皮布上的纸粉和油墨的影响外,纸粉、纸张涂料也能被润版液黏赞同溶解,然后堆积在橡皮布上。这种堆积表象多发生在易堆积性高的纸张上,而且堆积在橡皮布外表非图文局部。当堆积量到达必定程度后,就会向印迹局部扩大。在墨层厚度、油墨黏滞性、温度、湿度和实地密度等条件不变的状况下,只需润版液给足一些,橡皮布上就没有这种堆积物存在。当然,这里所讲的把润版液给足一些,是在即便多用一些润版液印刷,也不会使印品呈现水迹,并包管印品质量的前提下。
(3)有些胶印工教条地寻求“水墨平衡”,印刷进程中不断地削减水量,而无视了上述堆积效应对印迹变浅的的影响,成果使堆积表象加剧,印迹持续变浅。
综上所述,在胶印进程中,由于堆积效应构成印刷质量明显改变——印迹不断变浅。这种堆积是不行不行避免的,除了用勤洗橡皮布来包管印刷质量外,还必须调整油墨黏滞性,别的,当整批印件所用的润版液量都超过所印站特定的堆积极限值,洗橡皮布的距离就会大大延伸,这时对扫除印迹变浅的毛病,包管整批印件深浅共同有很大效果。
|
|
|
|
|